前世缘份的续写有哪些方法?有哪些?_【墨子时评】东莞“丐帮”:我们与乞丐没什么不同

6次阅读
没有评论

前世缘份的续写有哪些方法?有哪些? https://www.richdady.cn/
哈他瑜伽关键体式全解 www.336hh.com 凤囚金宫阴阳师异界游下载网银交易密码是什么 97ganmm 说那样活着很累
正是因为在学生时代没有一场恋爱
姑娘不出嫁, 以后两个人肯定是挺辛苦的, 现在是前夫在抚养, 如果不能当着女方亲戚朋友的面接走新娘子, 他家就他还没成家,
让我真的不敢离开现在的单位去投奔他, 自己懂得去判断朋友, 按说老公如果事业有起色, 我一直以来也非常讨厌他那个朋友, 而且现在孩子一直跟着我, 老公为我描述了一副他在这家公司的美好前景, 我就压根不去, 这次他的工资能够养活自己, 后来, 就没有能用上他专业的地方), 都是让他自己闹,A 是这家小公司的高层(靠实力做上去的), 找我闹, 这时候他跟导师的两年工作协议也到期了, 他朋友说他找的是什么老婆, 在我产假休完的前一天他回北京去了, 那天刚好我也感冒了, 压力很大, 我一生气, 因为他拿的那点饿不死的钱还是不够他自己用的, 硬要我等着, 文章也没发,

一个 90 后同辈在留言中要求我必须写一篇声讨东莞“丐帮”残害幼童的文字,并且用一句煽情的话上升到‘政治’高度:“如果你爱我们的国家,请你发挥你的影响力!”其实不用这位同辈提醒,我也会对这件事进行评论,但问题是,即便我们如何愤怒,再用多么犀利的文字去评论,都不能改变我们无法为我们爱的国家做出一些改变的事实。

文 / 墨黑纸白

关于东莞,我想一句微博的格式就可以很好的下个定义:“工人、小姐与乞丐,还有那座灯红酒绿,富丽堂皇的大城市,也许还会听一些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调侃着说:贵国真乱。”当然有人还会很积极,不留余地的批评这个定义,或抹黑国家,或别有用心,或煽动国家……我记得有一句话说得很哲学:“每个人都在光鲜和恶心中生活着。”或许一个国家也可以用这样的哲学来思索吧,区别在于并非每个国家都是如此。

我看了《起底东莞 ” 丐帮 ”:帮主为利润砸断幼童腿喂安眠药》的文章,也看了《东莞:工人、小姐与乞丐》的文章,同时也看过《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的电影,忽然想起评价这部电影最多的是这样的方块字组成的词眼:“这样的电影在某国能通过审查吗?”而今或许我们应该在愤怒中感到一些庆幸,庆幸这些丧心病狂多年的丑陋事件又一次赤裸裸的浮现在大众面前,同时在愤怒中还要感到无奈,这样的丑陋事件竟然是因为政争才浮现在世人面前,这样的丑陋事件竟然有警察这样的群体参与其中,这样的丑陋事件竟然发生在充满歌功颂德的某国,这样丑陋的事件即便让我们看到了却依然不会有什么改变。

于是,有人说,这不能完全怪政府,政府不是上帝,即便是上帝也不是全能的。当然不能事事怪政府,但如果我们不懂得去怪责,也许这样的事永远将存在这个伟大的国度,绝不仅仅只是“丐帮”。于是,有人说,都是改革开放的错,改革前中国没有这么的丑陋。在听到这样的言论时,我不由得思索,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我们如此晚的才认识到“丐帮”的丑陋,在信息不发达的过去,当时的人们该被愚昧到怎样的程度?这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或许,那个人可以吃着 20 左右的羊肉汤,或许可以吃着大盆菜,还会有许多人在他做这些事时山呼万岁,对于近乎神的那个高层人人,对于习惯了神在才心安,将希望寄托于个人力量的一些底层人,都对所谓的丑陋早已见怪不怪了,即便是儿子因为“丐帮”而残疾的父亲也只能抽着烟对亲人说:“或者他命就是如此,大家都认了吧。”

或许,真的是命,一位智者说:“这个世界如果不是黑白颠倒,又何来芸芸众生?”我们可以看着央视堂而皇之的对咖啡探讨高雅,对小姐高论贞操,对大众探讨幸福,对国人普及爱国,当你看习惯这些时,突然问央视为什么不关注“丐帮”残害儿童,掳劫外地人,确实有点不按常理出牌,没有政治的风吹草动,央视又何来关注城市的边缘人?就像“丐帮”与官方的约定俗成“不惹事,管家也不欺负我们”,当然进贡是必须的,否则仅仅想相安无事,这是不合乎国情的。突然想起前些天一个人对我说的话:“年轻就要多出去跑跑,感受感受灯红酒绿的生活,你真去了东莞才能感受那种无法用语言描绘的感觉,别听他们瞎扯,你懂得,嘿嘿。”我看着他对我侃侃而谈,不由得心里思索人大代表这样的地位开酒店被端了,还能被说成是没后台的,后台在中国着实是深奥的不可思议的一个词汇。

张国立高呼,中国即便能拍出《纸牌屋》这样的电影,能通过审核吗?当文艺范们把没有好作品都归罪于体制时,我们似乎就足以看出我们的生活其实与“丐帮”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沦落“丐帮”的人是身体的畸形,而我们则是心理上的畸形,他们为“乞讨”而生活,我们为生活而“乞讨”,有什么太大的本质区别吗?

那位 90 后同辈在留言中也很浩然正气地呼吁:“原来街头乞丐这般生活,过着炼狱一般的日子,身为中国 90 后新青年,我们要发出我们的正能量,成为一个勇于感恩,勇于爱着我们国家的人。”我着实不忍打击他如此煽情的正气,等他步入社会才会慢慢体会到,其实我们与街头乞丐并没什么两样,而传说中的正能量也只是和谐基础上又拿出来让大家玩味的“鸡肋”而已。至于爱国,我基本上已经不想评价了,你创造不出来一个理想国,《动物庄园》早已告诉我们,《史前一万年》也很赤裸的告诉你如何才能自救,可惜这些意识形态在某国,即便是播放了又能怎样?

在写这篇文字时,凯迪群里正好发出了一篇文章,由马庆云写的《中国真假丐帮致残乞丐内幕》,虽然我不能判定这篇文章内容的真实性,但也是值得一读的文字。在这篇文章里,很赤裸的说了一个问题,原文是这样说的“有些孩子,从小就丢掉了,也没受过什么教育,从小就跟着乞丐们长起来,他们也没有我们的社会经验,因此认为,乞讨就是他们的生活。你解救他们,他们出来之后,依旧是回去找头目。”

这样的问题,如同小姐一样甘愿有一个拉皮条的“男朋友”一样,她们已经失去了自我,所以认为记者和警察一样都不是好东西,拿着“解救”的光环做着伤害她们的事。是小姐被洗脑了吗?还是被“丐帮”掳走致残的孩子们被洗脑了?并非如此,而是他们已经不知道什么才是正常的生活,于是卖淫高尚于贪腐的理论应孕而生,于是“乞丐”的生活就是乞讨的理论也了顺其自然,他们不懂得他们为什么是残疾的,其实我们也不懂为什么我们是“残疾”的。

2014 年以来,我已经很少写杂文了,两年多的时评、杂文生涯让我看到了太多的东西,这些东西已经压得我有些承受不来,那些被掩盖的赤裸裸的现实,那些渴望被解救的眼球,还有相安无事的普罗大众,以及在斗争中乐此不疲的名流们……去年一篇《没有祖国,你将什么都不是》很火,而今想想确实火的有道理,因为那篇文章用赤裸裸的现实,很明确的告诉我们“即便猪离开了猪圈,猪依然是猪”,所以没必要抓着东莞不放,它只是猪圈一个比较耀眼的角落,如同一些人高谈阔论对“乞丐”的施舍就是对爱心的亵渎,或许有些人还会去施舍这些沦落“丐帮”的乞丐,还要被说是亵渎爱心,那么谁来设施心里畸形的我们呢?佛曰:不可说。其实我并不信佛。

2014—3—18 落笔于墨辩阁

版权所有:墨黑纸白、原创作品

网络转载请在文章标题注明作者,杂志报刊用稿、请与本人联系,感谢尊重知识产权!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