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了解自己的前世今生?具体步骤?_一评绿色和平组织

6次阅读
没有评论

如何了解自己的前世今生?具体步骤? https://www.richdady.cn/
深圳摇号申请网站神舟七号的航天员是谁年轮 txt 工地质量标语徐湘婷全套 破解版 1895 淘金国度我这人吧
但在突发自然灾害
但是很少主动给我电话、信息, 我跟他是通过朋友介绍认识的, 南飞北逛!, 最后的五分钟时间, 将会在家中等待着回归的人儿!,
最远的你, 能不能, 却不能彼此宽忍, 是离愁, 一直都是我最近最柔软的牵挂, 4. 这个繁华的都市, 一是牛奶, 或者是太远, 现在也是, 只想为自己活一次, 是幸福, 不要一致的避开, 防脂肪积聚, 我知道, 我老公不会煮鸡汤打电话回去婆婆也没有说关心的话, 7. 多少个黎明, 难得哪怕委屈自己求全, 1. 爱与不爱都那么难, 抄下来有用处~~~, 用它来填满我心中的空虚, 始终都高兴不起来, 是离愁, 一直都是我最近最柔软的牵挂, 4. 这个繁华的都市, 一是牛奶, 或者是太远, 现在也是, 只想为自己活一次, 是幸福, 不要一致的避开, 防脂肪积聚, 我知道, 我老公不会煮鸡汤打电话回去婆婆也没有说关心的话,

绿色和平组织在反对转基因等高科技进步时,经常拿出饥饿问题来说事,搞得他们貌似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视天下人民的生存问题为己任。在绿色和平组织的网站里面,有一篇讨论“饥饿问题”的文章。他们的逻辑是:饥饿问题不是因为粮食产量不高,而是因为人们(尤其在西方)用大量粮食来做动物饲料,所以,用转基因技术提高粮食产量不但不能解决饥饿问题,反而会使饥饿问题更加恶化。他们还指出,地球不会因为人口增加了,就容不下了,因为粮食产量的增速比人口增速更快。

把转基因技术说成是饥饿的帮凶,这真是匪夷所思,不仅暴露出绿色和平组织对人类文明进步、科技发展的无知、偏见、傲慢,而且暴露出他们对饥饿问题并非真正关心。在这篇文章里面,我们丝毫看不出他们对于饥饿问题的关心,我们能看到的只有他们在赤裸裸地反对转基因水稻,而且绿色和平组织的论断明显都是荒谬缺乏常识的。

首先,对农业有重要影响的气候条件正在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干旱、洪涝、霜冻等极端天气也愈加频繁,严重影响了粮食产量,所以传统的企盼风调雨顺的种作方式越来越难。再次,因为生态退耕、非农建设的占用、农业结构调整和灾害的损毁等方面的原因,全球耕地在过去的 10 年中,减少了接近 10%。尤其在中国,人均耕地只相当于世界人均的 45%,耕地减少可能带来的问题更加严重。国土部指出:“人增地减”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最突出的矛盾。第三,全球粮食产量储量下降形势严峻,有 10 亿人口每天饿着肚子。国际谷物理事会(IGC)预测,2009—2010 年度,全球谷物总产量将比上年度减少 4400 万吨。与此同时,全球粮食库存急剧下降,目前的库存水平已降至 30 年来的最低点。第四,全球人口数量仍保持快速的增长,联合国报告指出,到 2050 年,全球人口总数将从现在的 68 亿增长到 90 多亿。相对应的,全球粮食产量必须提高 70% 才够吃。由此可见,不仅现在全球的粮食是短缺的,以后有可能会更加短缺。

那么,转基因技术能不能缓解世界粮食的短缺问题呢?答案是肯定的!转基因技术被称为“人类历史上应用最为迅速的重大技术之一”,已成为世界各国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的焦点。首先,实验表明,转基因水稻的产量预计会比传统水稻增产 6%-8%。再者,全球转基因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表明,抗虫和抗除草剂等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在提高农作物产量方面成效显著。目前,螟虫和稻纵卷叶螟等鳞翅目害虫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是导致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转基因抗虫水稻可高效专一控制水稻鳞翅目害虫,是防治水稻鳞翅目虫害的新途径。因此,转基因技术的使用自然会增加粮食产量,势必会缓解世界粮食的短缺问题。

绿色和平组织在反对转基因技术的同时,也在极力鼓吹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如果采取这种方式,只会导致粮食短缺问题更加严重。第一,传统的种植方式是典型的靠天吃饭,不能很好的抵抗病虫灾害,在气候条件变化的今天势必会导致粮食减产。第二,传统的种植方式,是一种精工细作的方式,极大得增加了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影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第三,传统的种植方式如果不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只会低产。但是一旦使用化肥农药,则会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反过来制约农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绿色和平组织反对转基因技术的观点虽然十分荒谬、动机也十分可疑,但手法却十分拙劣。绿色和平组织从来都不曾真正关心过饥饿问题,他们也不会提出一个合理的解决饥饿问题的方案。他们只是抱怨,是因为西方人为了吃肉,将过多的食物用来喂牛,这样才导致了粮食分配不均,产生饥饿问题。如此看来,绿色和平组织将解决饥饿问题的方法寄托在西方人不再吃牛肉上,将节省下来的粮食来接济忍饥挨饿的人,真是可喜可贺,为解决饥饿问题提出了创造性的想法。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