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工资下限的决定因素-农民工的土地收入

3次阅读
没有评论

学过西方经济学,也学过资本论。无论根据何种理论,现在中国劳动者工资都远高于完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工资。按照边际理论,劳动者的工资应该是其维持生存所该有的工资,体力劳动在没有任何优势的情况下,其生活水平不应该能消费起肉、蛋、啤酒等造价高的商品。在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下,是什么原因使劳动力价格高于这个水平呢?
最先想到的是最底工资限制,但是就现有状况而言,最低工资远不及正常劳动力的最底收入。也不能维持正常劳动力现有的生活水平,以这个作为底线是没有意义的。
有一天,我父亲来看我,我告诉他这个问题。我想父亲做了一辈子农民,年轻时也出门打工,应该能给点提醒。他老人家告诉我,现在城市体力劳动的主力是农民工。他们都是有土地的人,如果挣的钱所过的生活还不如种地,谁还去打工。
一语惊醒梦中人。中国经济发展,劳动力结构在转型,大量农民转成农民工,他们成了城市建设的主力军。这也就是说城市建设需要如此多的农民工,那么给多少工资才能引来这么多的农民工呢?也就是说工资须高农民在土地上的收入。而所有农民工中,各个农民土地收入不同,那么应该高于那个的收入水平呢?很明显,应该高于最高的那个的收入水平,不然这个人就不会放弃农业,工业建设的劳动力需求就得不到满足。
就现实情况而言也正是如此。我们这里有很多荒废的土地,这些土地的产量虽然不高,但是种植这些土地可以维持一个一般的生活水平。九几年的时候,土地还收税,但是粮食除了吃以外还有点剩余,也可以养猪、养鸡,生活水平还过得去。现在不收税了,更是如此。
也就是说在中国现在的劳动力结构中,有很大一批人具有土地这个最底的生活保障做为基础。这保证了劳动力工资所能维持的生活水平不能低于这个水平,否则劳动力将供不应求。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城市人口的工资水平。如果这些农民工没有土地,那他们的工资将降到真正的国家规定的最底最入水平,而且会有更多的人竞争城市的劳动岗位,城市劳动力的收入也将下降。农民的土地保证了整个社会的工资水平不至于被压到只能维持生存状况。
试想,如果农民失去土地,现在的工资水平会被压到什么程度?

https://www.jiu-huo.com/index.php?_m=mod_article&_a=article_content&article_id=137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