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季末揽储大战开启 P2P平台成银行拉拢对象 (转载)

3次阅读
没有评论

每年到了刚入夏的 5、6 月,随着温度的升高,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型银行突击揽储的热情也随之升温。除了送礼、返点、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率这些看似常规的手段外,商业银行今年盯上了迅猛发展的 P2P 平台,希望它们帮忙充量、提供一些过桥资金来应对年中“揽储季”。
“最近一周已经有两个银行的行长给我打电话,希望跟我们平台合作,让我们充当过桥平台,提供一些过桥资金。”一位 P2P 平台总裁昨日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估计到了 6 月中旬来寻求合作的银行会更多,不过目前主要是一些村镇银行。
对于银行向 P2P 平台寻求合作的原因,这位 P2P 平台总裁直言,“深挖洞、广积粮”,越来越多的银行提前行动为即将到来的揽储大战做准备。
其实在 P2P 平台大范围出现前,小贷公司就是商业银行寻找紧急资金的渠道之一,而目前不少 P2P 平台已经演变成小贷公司网络机体的延伸。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 (微博) 直言,商业银行向 P2P 平台寻求帮助,可能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 P2P 平台充当一些过桥资金平台,通过平台发行相应的产品,或者是用自有资金,然后银行给予一定的利息; 另一方面就是将资金托管账户开设在银行,也可以为银行增加存款。
在网络上输入“揽储”,会出现不少资金“掮客”发布的广告,广告的用语就是“短期资金拆借、短期借款、月底揽储”或者是“过桥垫资、银行揽储充量直存”。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股份制银行个金部相关人士直言,虽然距离 6 月底还有足足一个月,但不少中小银行已经未雨绸缪,在距任务目标还有差距时自然会寻找其他一些路径来充量。
同时,发行高收益理财产品揽客仍然是不能缺少的环节,一些银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已经悄然“破六”,包括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西安银行、渤海银行等,而预期收益率较高的产品多为中长期。例如,西安银行即将发行的端午节专属产品期限长达 210 天,起购金额 10 万元,预期年化收益率 6.0%-6.1%; 兴业银行长沙地区推出了认购起点在 100 万元的一年期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 7.2%,但仅卖 200 份。
一家商业银行理财师表示,“去年‘钱荒’许多小银行都吃过亏,因此今年会提前防范,收益率高的产品都是期限偏长的,能更好地锁定资金”。
除了发行高收益理财产品之外,存款送礼的活动再度涌现。例如,新会农商银行日前就在官网上发布了“存款送积分换礼品”的活动信息,到该行任一夜市银行网点,在 17 时 -20 时营业时间内,新增办理人民币定期存款或理财业务每 5000 元,即送 1 个积分,积分用于兑换礼品,上不封顶,礼品包括雨伞、食用油、大米等。
郭田勇认为,从宏观面讲,去年 6 月“钱荒”的景象应该不会出现,但商业银行考虑到产品规模、效益,以及内部增量的需要,肯定还会提前做准备来完成考核指标、达到监管标准。

https://www.richdady.cn/wap/book/item-202.html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