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或近25万亿(转载)

4次阅读
没有评论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或近 25 万亿
【财经网专稿】记者 魏枫凌 地方 政府债务的全面审计工作已经进行了 两月有余,国家审计署也料将在不久 之后公布结果。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主管王志 浩对《证券市场周刊》表示,截至 2013 年上半年末,该行测算的中国地 方政府债务估计在 21.9 万亿元,如果 加上公司化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 款,则债务总额最高或达 24.4 万亿 元。
王志浩指出,这其中银行贷款约 为 9.7 万亿元,占全部债务的约 44%,该数据来源于银监会对地方政府融资 平台直接银行贷款的估计。规模居次 的是信托贷款,债券和票据融资则达 到 3.2 万亿元。除此之外,大约 2.2 万 亿元委托贷款也在占到了一成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同 时是信托和委托贷款的主要投向,占 到二者总规模的三分之一左右。
部分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被打包成 信托受益权,在经发行银行担保之后 出售给其他银行。这部分资产由于缺 乏监管,且一旦违约会引发同业之间 的连锁反应,因此风险较高。渣打银 行估算这部分贷款在 2500 亿元左右。
银行通过各种渠道对地方政府融 资平台的授信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 注,地方债务和银行理财产品之间的 风险传导也已经被熟知。但是券商的 资管产品往往被忽视。王志浩表示,投向地方政府债务的资管产品估计在 1.6 万亿元,规模和信托、委托贷款相 比并不逊色。在非银行金融机构中,保险公司涉足地方债投资相对谨慎。
尽管 21.9 万 -24.4 万亿元的地方政 府债务估算规模已经比此前官方的估 计增长了近一倍,但渣打认为这还是 较为保守的预测区间,最终中央政府 仍可能公布更高的结果。
对这些债务,王志浩认为缺乏透 明性。“目前平台公司保守估计有 10800 家,但能够公开获取财报的只 有进行发债的约 800-900 家。而在这 800 家当中,多数只能保证正的现金 流,其所持有的资产大多数缺乏流动 性。”
王志浩进一步称,即便如此,这 样是在地方政府不断通过财政补贴和 诸如土地等资产的基础上才达到的。这意味着,一但失去地方政府的信用 担保,这些债务的质量将会下降。
较高的地方债无水平在短期很可 能引发市场恐慌,但只要不触发大面 积的违约风险,长期看或许有利于中 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这或许成为中央 政府在 2014 年推进地方财政和 1
方融 资平台改革工作的契机。”王志浩表 示。
他进一步称,为了确保债务的安 全偿还,中央政府在完成地方政府债 务的基础上,应当继续对地方政府的 资产进行盘查,同时建立新的债务管 理机制以控制债务规模和融资成本。地方政府本身应当在按年编制预算之 外,建立更长期的财务规划。
“最重要的是,消除地方政府为融 资平台债务提供信用担保的道德风 险。后续一次违约不可避免。”王志浩 最后称。

https://www.richdady.cn/book/item-24.html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