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预·见2011】泡沫相继破裂的一年,兼长篇解读刘军洛近十年的文章

3次阅读
没有评论

clash 官网 clash for windows clash
物价, 股市, 房价, 黄金, 人民币信用危机, 汇率, 热钱, 医疗,大学扩招与结构性失业………以上在 2010 年为大众所关注的热点经济问题,在 2011 年,将有着怎样的表现?如果你是个悲观主义者,是否感受到的只是未来的可怕?如果你是个乐观主义者,是否会抽丝剥茧,在一片混乱中看到机会?
预 · 见 2011: 泡沫混战后同归于尽,兼长篇解读刘军洛近十年的观点
话题:物价,股市,房价,黄金,人民币信用危机,加息,汇率,热钱,量化宽松,兼论军火,军工股,美元,粮食,石油
兼论充斥我们社会的阴谋论,美元,美国军工股可能的 2012-2014 涨五倍以上的泡沫,美国高科技 2014-2017 泡沫

预测前言:
既然是预测,当然可能有预测不准的,所以本文仅供参考,请读者独立判断,独自决策,风险自负。
我相信财运除了纯粹的运气,更多与性格与见识有关,没有定力与主见的人,更多要靠运气。
本文的内容与主旨和以前的帖子有众多重复的地方,见谅。
本来想专门写篇解读刘军洛观点的文章,现在放在一起,长篇大论,供有兴趣的朋友们探讨。
请注意这是我对刘军洛文章与讲座的解读,并不代表刘军洛本人的观点。
我从未与刘军洛见过面,并不完全同意他的观点。我是最近半年多才读到他的文章,他 2001 年以来的文章,网上能找到的,我基本都读过了。

预测前提一:
“稳定压倒一切”仍旧有效。船长们为了控制通货膨胀,既然在 2004 年下半年到 2005 年,牺牲了中国股市。2007 年底到 2008 年上半年,牺牲了中国股市。2011 年上半年,不停的加息,先是误伤到股市,后误伤到房地产。
房地产在稳定受到威胁面前,并不是 100% 不能被牺牲的。从小的角度看,不会牺牲房地产。但是从船长们的角度看,牺牲房地产并不可怕。不稳定才更可怕,这涉及到内部责难,与外部名誉问题。长安街尽头的凌烟阁里,很少有不在乎名誉的,不妨在里面的,可能更在乎名誉。

预测前提二:
几年内,看不到美元的崩溃,看不到世界抛弃美元。美国拥有最先进最庞大的军事力量,美元目前还是世界货币,中东石油处于美国控制之下,美国是最大粮食出口国。美元短时间内,很难被取代。只要石油粮食暴涨,很多资金和国家不得不出于战略考虑,储备美元。石油粮食价格暴涨后,这个世界的美元是不但不是泛滥的,而是短缺的。

预测前提三:
美联储量化宽松,是有限度的。限度是什么,是不能损害美国人手里的美元的购买力。美国的通货膨胀超过 2% 太多,则量化宽松结束。美国没有通货膨胀,则量化宽松可以有 3 期,4 期,N 期。量化宽松 2 期,足以推高美国的通货膨胀。


内容概要:
2011 年第一季度中国物价将暴涨,可能出现 1988 年类似的抢购情况,股市第一季度很可能有上涨行情。
2011 年央行会连续加息到 4% 以上,误伤到股市,然后刺破房地产泡沫。然后第四季度物价,股价,房价大幅度下降。

2011 年的中国,是各种泡沫在中华大地群魔乱舞的一年,又是泡沫相继破灭的一年。
2011 年的中国,既像 1990 年的日本与台湾地区,也像 1997 年的东南亚,又像 2008 年的中国。
实体经济 2007 年繁荣之后是萧条,财政刺激和货币政策刺激的短暂繁荣之后,也是萧条。

萧条并不可怕,2000 年 6 月到 2002 年 10 月,就是地球没有股市泡沫,楼市泡沫的一段比较萧条的时间段。
当然,2000 年 6 月到 2002 年 10 月,其实隐藏着一个“美元购买力过高的泡沫”,美元泡沫的意思就是石油,粮食,黄金等的美元价格,在 2000 年 6 月到 2002 年 10 月的价格过低,这个美元泡沫很多人看不到,但是有人看到了。这个后面会详述。中国经济也萧条过,并不可怕,1990 年到 1991 年,1998 年的中国经济,就是处于萧条之中,“万能论”不一定是正确的,苏联曾经也很强大,日本制造,也曾经横扫全球,房地产泡沫也照样破了。


文章目录:
第一篇:2011 年经济预测篇
预测物价,股市,房价,黄金,人民币信用危机,加息,汇率,热钱,兼论军火,军工股,美元,粮食,石油
第二篇:2011 年赚钱机会篇

以下篇章仅供那些希望读懂刘军洛文章背后的理论基础的人阅读:
第三篇:刘军洛预测的理论基础之“地球基础货币”与信用扩张概念
第四篇:美国 5000 亿美元量化宽松必然失败的原因分析,保持低利率到 2015 只是个迷梦
第五篇:在 2001 年 2 月,911 和阿富汗战争以前就看到“美元泡沫”的人
第六篇:刘军洛预测的理论基础之“地球基础货币”与信用扩张概念
信用扩张过度与房地产及股市等资产泡沫的关系
第七篇:刘军洛的天涯帖子列表,
第八篇:旧文赏析:2001 年来刘军洛《黄金价格总将翻番》等文章简述
第九篇:旧文赏析:2005-2008 年刘军洛论房价将暴涨的文章简述
第十篇:旧文赏析:刘军洛 2004 年论通货膨胀,粮食价格,黄金价格将暴涨

第一篇:2011 年预测篇
预测物价,股市,房价,黄金,人民币信用危机,加息,汇率,热钱,兼论军火,军工股,美元,粮食,石油

物价:
简明通俗地讲,2011 年物价走势和 2008 年类似,但是某些产品价格在 2011 年第一季度上涨比 2008 年猛。
2011 年第一季度物价将大幅上涨,第二季度物价从高位稍微下降,而 2011 年下半年物价将大幅下降,但粮食价格不会完全回到 2010 年。
2011 年第一季度的物价,将涨得让你像 2008 年上半年那样惊慌失措,涨得让你觉得 2010 年的葱姜蒜的涨幅很温柔而且对生活支出影响不大,涨得让你觉得 2010 年 789 月的物价涨幅不是很厉害。
不是农民发神经了,而是货币出了问题,人民币在 2011 年面临 18 年一遇的信任危机。上一次是 18 年前的 1993 年到 1994 年,再上一次是 1988 年。

要囤货就趁早,等到 2011 年 3 月 4 月,物价几乎处于顶点的时候,再去囤货,是很没有必要的,2008 年 3 月,4 月囤货,到 2008 年底,被证明是一种失策。当然了,无论如何宣传,很多人还是会在 2011 年 3 月,4 月出于恐慌而囤货,加剧食用油等商品的供应紧张情况。规律如此, 没有办法。

2010 年的物价,如果按黄金计价的话,是下降的。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如果黄金价格没有泡沫的话,物价还得涨。要么黄金价格跌下来,要不食品石油等物价涨上去。就这么通俗易懂。做期货的都知道看看期货与黄金的价格之比,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以此帮助判断价格的走势。

中国央行已经在 2010 年 10 月加息一次,开启了加息周期,0.25% 的加息自然是无法控制通货膨胀的。至于以后什么时候会有后续加息,那要看通货膨胀达到什么程度。我估计中国央行可能在春节前加息一次,因为物价在 11 月平缓一个月后,12 月和 1 月又会继续上涨。春节前加息一次,就是让大家在春节的饭桌上不要骂得太厉害。
我预计 2011 年 1 月 2 月 3 月的物价是加速度前进的,至于原因,后面会后分析。央行不得不连续加息到 4% 以上,除非他们不要社会稳定。

即使是 4% 的利率,2011 年上半年的负利率情况也和 2008 年上半年一样严重。但是不加到 4%,甚至像 1993 年那样推出通货膨胀贴息保值储蓄,社会稳定会出现很大的问题。中国是个大国,如果肉类食品的价格大涨后,“游资”炒作,新疆出现羊肉价格翻番。新疆就会面临社会稳定问题。
游资往年少,2010,2011 年特别多,为什么?难道 2010 年,2011 年妖孽盛行?“游资”手里的钱是哪根管子里出来的?

负利率的情况下,很多的价格的顶部,是不能预测的。因为负利率如果时间足够长的话,货币的购买了就会接近于零。对于一个 N 年后购买力接近于零的货币,以任何价格购买黄金都是正确的。
当然中国人民银行不会让人民币一直处于负利率,美联储更无法让美元一直处于负利率。“游资”炒作会让他们不得不加息,否则他们就得走人。

######
股市:
首先,炒股的朋友不要激动。我的分析仅供参考而已,甚至连参考的价值也没有。熊市也有人赚钱。
我认为天涯是个相对比较自由的茶馆,天涯经济论坛,是个谈经济的茶馆,参与者比较文明干净。
2011 年第一季度,股市应该有一波通货膨胀上涨行情。
2011 年中国央行一旦开始紧缩货币政策,对付恶化了的通货膨胀,则中国股市会跌得像 2004 年 4 月到 2005 年 6 月那样,或者 2008 年 1 月到 9 月那样。
2010 年 10 月 20 日,“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点不谈了,加息一次 0.25% 了。
中国央行什么时候再连续两个月加息?
中国是个贫富差距比较大的国家,禽类,鸡蛋,猪肉的价格很重要。含有 40% 以上蛋白质的豆粕,占猪饲料成本的 40%,占下蛋的鸡和奶牛的饲料成本的比例就更高了,大家可以参考 2007 年 11 月初,豆粕价格爬上 3600/ 吨的时候的股市表现,2008 年 3 月,豆粕价格爬上 4200 元 / 吨时候,央行的举动和股市的走势。
我们看看,2011 年,以豆粕为标志的饲料价格是否会影响央行的加息决策。豆粕贵的时候,玉米便宜过吗?懂行的人可以出来说说。
一头猪,2004 年下半年到 2005 年上半年,掀翻了 N 多横行多年的庄家,2007 年底到 2008 年上半年,拱翻了 10 年大牛市。2011 年,它又将会有何等表现,会不会在 2011 年 10 月以后,把上证指数死死地压在 2100 点以下?我们拭目以待。
为了融资而刻意制造牛市的说法,起码在 2004 年是靠不住的,2004 年下半年,众多庄家们人仰马翻,并不妨碍股市融资额度比上年翻番。打劫的时候,难道还先问你今年手头紧不紧?
2007 年“跑不赢刘翔,也要跑赢 CPI”响彻中国大地,一些人甚至宣称“股市要是跌到 2000 点以下,某个广场就会挤满人”,股市在 2008 年跌到 2000 点以下了,吃猪肉的群众情绪稳定了,股民的情绪不稳定了。


######
房价:
中国楼市暴跌的临界点很可能发生在 2011 年 6 月左右,2011 年下半年,房价很可能先跌去 50%。
理由是 2011 年 4 月到 6 月,存款的利率可能已经涨到 4% 以上了。见上面关于物价的论述。
简单地说,今天的房价,股价,物价,都是在利率 2.25% 的基础上建立的,利率在 2.25% 的时候,房价的年租金租售比 50 倍都是可以的(2% 的回报率)。当利率上升到 4.5% 的时候,房价会跌去一半(跌到回报率 4.5%,然后羊群效应,使得房价跌过头)。看着吧。看粮食价格泡沫与房价泡沫怎么打架。看谁先被刺破。

2010 年的房子,股票,棉花,丝绸,葱姜蒜,绿豆,红酒,茶叶,字画等资产的价格都是建立在 2.25% 的“长期利率预期”的基础上的. 如果民众的“长期利率预期”在 2011 年上半年被央行的加息政策,推升到 4.5%,则房价有下降 50% 的动能。市场里总有人先跑引发螺旋式下降的。这是规律。连续好几个借钱炒房的人被追债的新闻,就是中国楼市暴风雨将至的明确信号。

中国楼市,2010 年 3 月是一个顶部,而在 2010 年 11 月到 2011 年 3 月间,可能会在恶劣的通货膨胀情况下,产生第二个 10 年大顶,从而构成很多泡沫破裂前经常有的双顶结构, 以此结束中国地产暴涨的黄金十年。这是任何泡沫在上涨 5 到 10 倍后的必然宿命。黄金与地产泡沫是无法在高位滞涨很久的,就像 2007 年上半年的欧美房价,2007。10-2008.1 的中国股市,2008 年 6 月 7 月的石油价格,2000 年初的美国互联网泡沫。泡沫是无法在高位滞涨很久的,这是规律。
索罗斯已经在 2010 年 10 月建立香港办公室,时隔 12 年,他不是来吃香港早茶,广式点心的。
索罗斯很可能在 2011 年 6 月前后,美联储量化宽松结束后,继 1998 年之后,再一次做空香港股市与楼市(香港本地股,基本就是香港地产股的天下,香港本地股价格,与香港房价高度相关)。会做空的人,可以跟着索罗斯吃肉,做空港股的肥肉。


######
二论中国房价
68 万亿的货币供应量天量,能否保证房价不大跌?
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变动情况(增长率),对房地产价格是最关键的。
日本,台湾地区 1985 到 1991 年,韩国,香港 1997 年以前的房地产泡沫,香港 2002 年到 2010 年的房地产泡沫,主要就是货币供应量太大,利率太低造成的。(香港完全受制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影响,无法控制房地产泡沫的起落)。

有人说中国银行系统里有 68 万亿人民币货币供应量,决定了房地产泡沫不会破。
但是 1991 年的日本台湾,1997 年的韩国香港,房地产也是在已经很高的货币供应量基础上破裂的。这个涉及到信用扩张和债务泡沫问题。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搜索“信用扩张”的详细概念。
我只能简单介绍一下。
原有的货币供应量,不管是 50 万亿,还是 68 万亿,已经体现在房子,股票,字画,葱姜蒜的价格上了,基本达到动态平衡了。对于未来房价走势影响力最大的,是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和利率,而不是以前的货币量,以前的货币量,都已经体现在价格里了,而且可能是过度体现。为了社会稳定,2011 年的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不得不下降,利率不得不上升,上升到 4% 以上,否则在棉花,丝绸,葱姜蒜,绿豆,糖,猪肉,大米,小麦,食用油等价格泡沫群魔乱舞的基础上,更多的商品品种将加入泡沫阵营,中华大地变成了泡沫之国,妖孽横生,人民币面临空前的与 1988 年,1993 年类似的信用危机。

通俗地说,68 万亿的货币供应量,对应着将近 100 万亿的房子和土地,10 几万亿的股票,几十万亿的各种商品,还有大量的社会其他资产。这些财富的价格,是货币供应量的 4 到 6 倍。所以只有部分人可以提前结帐的,把房子换成人民币。这个 68 万亿,也是要用于社会正常的商品交易,资金往来的。当泡沫越来越大,账面虚拟财富的数字越来越大的时候,聪明的对市场敏感的人,就会从贪婪(买入或者持有房产),转变为恐惧(卖出房产,因为怕已经到手的账面利润被蒸发掉),从而引发螺旋式下降,引爆房地产泡沫。这是规律,关键在于时间点的猜测。

从时间长度上来说,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时间,已经超过日本和台湾地区 1985 年到 1991 年,东南亚和韩国 1992 到 1997 年,美国 2002 年到 2007 年的房地产泡沫的时间长度。中国房地产泡沫本来 2008 年也是要破的。当它 2008 年底第一次差点被刺破的时候,可以用财政刺激和货币政策刺激的兴奋剂撑住一段时间,但前提是那个时候没有恶性的通货膨胀。
在恶性的通货膨胀变成现实的时候,现实条件不允许第二轮财政刺激和货币政策刺激,否则价格翻番的商品将是成千上万的,几个月涨 10 倍的商品也会出现的,社会稳定就会发生问题。2003 年到 2007 年,结构性通货膨胀的压力,集中反映到了房价上。2005 年,北京上海一个平方,大致能买一千斤猪肉,2010 年,这个比例是多少?民众能否一下子接受 30 元一斤的猪肉?新疆人能否一下子接受 40 多元一斤的羊肉?
要物价稳定与社会稳定,还是要房价泡沫的维持,2011 年上半年,由不得你“两难”或者两全其美。

######
三论中国房价,中国房价的地区差异成因
房价的地区差异,各地收入差异是一个因素,但不是最大的因素。中国银行不能跨区贷款的规定,决定了各地房价泡沫的不均匀。

为什么外贸顺差多的省份,房价是“那些没有外贸顺差的地方”的 2 倍,3 倍呢?
这个虽然与当地的收入情况有关,但是更关键的是中国特色的银行业务地域限制制度,中国的商业银行各地分行,不允许跨地区放贷。所以,外贸顺差多的省份,外资企业总部多的地方,贸易港城市,房价明显高许多。异地炒房,并不能 100% 降低这种地区差异。所以,同在中国,不同地区,泡沫也有大小区别的。


######
黄金:
涨 5 倍以下的泡沫,都是小泡沫。黄金从 210 美元或者 250 美元的历史低点算起,已经涨了 5 倍了,还能涨多少?这是对人心的疯狂程度的预测,牛顿与巴菲特都预测不准,我就不参与预测顶点了。我的分析认为,黄金一旦涨过 2250 美元 / 盎司,那么中国老百姓就等着吃上 30 元一斤的猪肉,用上 10 元一升的汽油吧。在上涨了 5 倍之后去赌黄金还能上涨多少,很危险。当然,钱多得只想分散风险,不顾收益的除外。
2010 年 8 月以后的黄金价格,是被美联储的量化宽松预期给逼上去的。等量化宽松尘埃落定,黄金价格也许也到头了。
2010 年的物价,如果按黄金计价的话,是下降的。从另一方面说,粮食石油等的美元价格,或者人民币价格,还没有涨够。黄金 2011 年第一季度,应该还有得涨,物价也有得涨。

######
人民币
负利率下的人民币在 2011 年上半年遇到了一般只有 18 年才遇上一次的货币危机,上一次是 1993-1994 年,再上一次是 1988 年。
今天银行里 2.5% 的利率是名义利率,并不是真实利率。真实的利率是负的。负利率的情况下的资产价格,就像计算机发生一个数字除以零的时候的价格。8 除以 0 是多少?
所以,负利率的情况下,会发生妖孽盛行的景象,葱姜蒜价格翻番,棉花价格翻番,丝绸价格 2010 年上半年几个月暴涨 60% 以上,各种商品价格暴涨无极限。就是因为负利率,使得货币失去了价值尺度功能。
如果用物理上的极限概念,负利率持续 N 年的话,能买一头牛的存款,负利率 N 年后的购买力,基本等于一盒火柴。所以负利率幅度大,持续时间久了,容易发生抢购与囤货。负利率幅度太大的话,拿到工资的时候去买粮食,是必须用跑步的形式的。所以 1949 年以前的国民党的金圆券,你以任何金圆券价格去购买黄金,都是合算的,因为负利率使得金圆券多年以后的最终价值接近于零(当然金圆券的价值也没有多年的机会就真的变成了零)。
我相信人民币不是金圆券,中国人民银行会继续加息,继续缩小负利率的幅度。我猜测 2011 年春节前就会再加息一次,平息民愤。
负利率导致货币信用危机,货币崩盘的临界点是多少?
很多通货膨胀专家算过,是负利率 8% 到 10% 左右,当民众心目中的负利率达到负 10% 的时候。不管官方 CPI 是多少,这个货币,容易被当成烫手的山芋尽快用出去,换回实物,人民不再信任这个货币。
可能中国人民的负利率容忍限度比负 10% 高一些。(2007 年社会全部物价的涨幅是 9%,2008 年是 12%,2009 年是 0)
在负利率半年之久后,再继续坚持和认同负利率的人,即使出于各种好心,也是不懂货币运行规律的。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简单地说,中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前,人民币对美元没有大幅贬值的基础。
我认为,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会先升值,特别是 2010 年 10 月到 12 月,很可能比较大幅度升值。
2011 年第一季度,我认为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可能性,大于对美元贬值的可能性,依据是那个时候的美元,受到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打压,处于弱势。
今天中国的物价,已经比 2005 年上涨了不少了,人民币对美元虽然仅仅升值 20% 多,但是中国出口到海外的商品的人民币成本(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税收成本等),已经上涨一倍都不止了,而出口美元价并没有上涨那么多。
在 6.65 附近的人民币,并无大幅升值的基础。
只有中国物价稳定,人工工资稳定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人民币升值。

2011 年第二季度属于波动期,难以预测;2011 年第二,第三季度,美国的通货膨胀很可能已经超过 2%,使得美联储放弃量化宽松,要么转而执行中性的货币政策,如果通货膨胀厉害,美联储会加息推升短期利率,或者卖出国债,收回美元,推升长期利率。
保持低利率到 2015 年?开什么超级玩笑。美联储向世界人民每年征收 1%,2% 的通货膨胀税?即使你同意,做石油粮食等商品期货的人也不同意啊。看吧,看粮食石油价格如何疯狂。

当然,很多人会认为,目前的美国,不像 1998 年的美国那样,有适当的产业,去接受美元的大幅升值。我认同这一点。在美国新的科技泡沫出现前,美元的巨幅升值会使得美国政府与民间的债务显得更沉重。所以我认为 2011 年下半年开始的美元对欧元,日元,加元,澳元升值,更类似于 2008 年底的美元升值,只是这次升得比 2008 年下半年更多。因为上次美联储可以祭出降低利率,量化宽松的法宝。2011 年底那些法宝用起来,美国国内的阻力会很大。一是量化宽松也是稀释美国人手里的钱。二是 2008 年底的美国政府和美联储救市,被民众认为是救了银行,没有救到普通民众。


######
热钱:
简单地说,负利率情况下,加息不会招致热钱。加息到 4% 也不会招致热钱,因为 4% 的利率,刚够官方的通货膨胀速度而已,真实利率还是零,甚至还是负的,只是负得没有那么多了。
越南存款利率 10% 以上也没有招引热钱,巴西 9.5% 的利率,也没有招致太多热钱。
巴西利率 9.5%,是不是美国的资金会疯狂地进入巴西?
热钱就是进入中国,看中的是加息 0.25% 以后,因为通货膨胀的增加速度大于 0.25%,负利率不是减轻了,而是更严重了这一点,才流入中国的。流入中国后,热钱去炒的是股票,农产品等,去炒那些还没有到顶的泡沫资产,而不是像老太太那样存入银行,国际上普通的投资者,在 3% 以下的利率,是融不到资金的,2010 年中国的巨型房地产企业发行的美元债券的利率,是 11% 到 14%。美国 0% 到 0.25% 的所谓零利率,是美联储与银行间的利率,不是普通人普通公司能拿到的贷款利率。就是买入美国标普 500 的股票,每年都有 2% 以上的现金分红(当然这个分红,会上下波动)。即使这样,美国私有的商业银行也是惜贷,情愿买国债,也不愿意把钱贷给个人和公司,因为资金安全更重要。

中国加息到 4%,把通货膨胀尽量压下去,才能挡住热钱进来炒作农产品等还没有到顶的泡沫资产。

2010 年下半年,欧元日元等对美元升值 10% 以上,而人民币没有对美元升值 10%,才使得人民币具有一定的升值预期,这一点才是招引热钱的因素。负利率导致的资产泡沫初期,加上升值预期,才是招引热钱的诱饵。

负利率情况下的加息,会招引热钱进来的说法,是一种人云亦云的菜市场老太太思维。
那么什么情况下会招引热钱?
负利率和流动性过剩导致的资产泡沫起步阶段,和较大的升值空间的预期,热钱会流入买泡沫资产,因为潜在可能有一年 20% 到 100% 的回报。中国是资本管制的,资金进出成本是比较大的。
我们再看看历史,我看到的数据显示。2005 年到 2006 年 2 月左右,“贸易顺差与外商直接投资之外”的热钱是处于流出大于流入的状态的,2006 年 2 月到 2007 年 2 月,热钱才处于急剧加速流入中国的情况的,12 个月左右大致的流入量是 1000 亿到 1300 亿美元左右,2006 年 2 月左右,是开始快速流入中国的起点。
2007 年 3 月到 12 月,这些流入的钱,大致三分之一已经持续流出去了。(2006 年中国的外汇储备才一万亿美元出头,所以 1000 亿美元的量在 2006 年也是挺大的)。而中国的加息发生在 2007 年,2008 年,那个时候,热钱处于净流出的时期。流出的起点是 2007 年 2 月到 3 月。2008 年之后的数据我没有找到。
所以热钱更喜欢负利率导致的资产泡沫的初期与中期。

我们再看 1999 年的香港,香港 1999 年买楼的利率是多少?9% 左右,比国际上高几个百分点,如此高的利率,热钱为什么不流入香港?因为香港楼市股市资产泡沫破了,负翁多,借钱给香港人,坏账可能比较多,1999 年到 2002 年的香港,没有泡沫预期,热钱兴奋不起来。


######
美联储量化宽松:
第二期量化宽松,可能在 5000 亿到一万亿美元,目前看,主要是购买美国国债,而非有毒债券。
量化宽松,其实是用美元,替换市场里的长期美国国债,并非 100% 纯粹的印钱。
美元的流动性,显然大于美国国债。而且美元没有利息,而美国国债有利息。所以量化宽松的效果,一是增加美元世界的流动性,二是降低长期利率。

美联储量化宽松,是有限度的。限度是什么,是不能损害美国人手里的美元的购买力。美国的通货膨胀超过 2% 太多,则量化宽松结束。美国没有通货膨胀,则量化宽松可以有 3 期,4 期,N 期。
我认为,量化宽松 2 期,足以推高美国的通货膨胀。
美联储量化宽松的第二个限制,量化宽松不能过分,不能让美国国债失去财富储存手段的功能。否则全世界抛售美国国债,则美国面临,长短期利率同时一下子爆升的情况,是一种恐怖的美元崩溃景象,那个时候美国消费者悲剧了,因为美元买不到便宜的商品了。这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

######
大学扩招与结构性失业:
2010 年,是民工工资明显超过很多大学生工资的一年。
始于 1998 年的扩招,在计划体制下,部分程度上被演化为一场圈钱运动。我不认为提出扩招的汤敏有多大的错。因为当时大量高中学生无法升入大学,大学入学比例严重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当时大学应该扩张。
但是万事都有个度,一看扩招可以圈钱,产生大量寻租机会,就拼命扩招,就会埋下经济下滑后社会不稳定的祸根。
至于为什么 1998 年以前的大学升学率那么低(4%,本科专科各 2%),是个敏感话题,不多说了。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需要大量的基层技术人才。2010 年面临结构性失业困挠,大量基层制造业岗位无人应聘,大量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我没有看到谁出来说一句“当时扩招确实太急了点,急于圈钱,教育质量上准备不足,对不起了。”没有。看不到反省,听不到认错,却总是看到抢险救灾表彰大会。
大学疯狂扩招后的就业问题,就像上山下乡,知青回城一样,都是大手笔下的大势的结果,很多人至今对这种大手笔非常着迷。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在 2012 年这个问题将面临极大的挑战。所以有时候我们也应该适当理解 4 万亿背后的“迫不得已”。如此大的一个国家,就业压力是异常沉重的负担。

引用:http://news.sina.com.cn/c/sd/2009-09-10/144218622828_4.shtml
汤敏:当时我以个人身份向中央寄了一封信,大致陈述了 5 个理由支持扩招:
其一,当时中国大学生数量远低于同等发达国家水平,18~22 岁适龄青年入学率仅为 4%,当时菲律宾 31%,泰国 37%,印度 8%;
其二,1998 年国企改革,大量下岗工人进入就业市场,如果大量年轻人参与竞争,就业将面临恶性局面;
其三,国家提出保持经济增长 8% 目标,扩招前经济增长率为 7.8%,急需扩大内需,教育被认为是老百姓需求最大的,于是酝酿增加高校收费;
其四,当时高校有能力消化扩招,平均一个教师仅带 7 个学生;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高等教育的普及事关中华民族的整体振兴。

######
医疗:
医疗也像教育一样,是计划体制的坚固堡垒之一。牢牢控制教育,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牢牢控制医疗,千方百计不让民营企业进入,就纯粹是出于部门利益了。这里面的灰色利益链,很多内部人士的看法会更深刻。从中国医疗行业这里,我们看到一个残酷的世界的缩影。医生,作为一个在发达国家被高度尊重,同时有着极高收入,可以独立开诊所,根本不需要红包的职业,在中国却被媒体大量的妖魔化。因为你不妖魔化医生,你的文章就没有太多读者,最好越是耸人听闻,读者就越多。同时,钱少的病人就更是这个医疗体制的受害者。当然市场化不能解决所以问题,但是起码有了些竞争,能促使医院改进服务,提高责任心,也能解决部分医疗资源稀缺的瓶颈问题。医闹现象,也再一次说明中国的法制进步的路还很长很长。


######
美国军工股可能的 2012-2014 五倍以上泡沫
起先我是不大理解美国军工股可能的 2012-2014 五倍以上泡沫的。到现在我对这个预测还是有一定怀疑的。
那么,我们先回顾一下,上一次美元升值大周期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上次升值是 1996 年以后,美国财政赤字下降,美联储连续加息,和美国互联网泡沫发展壮大,导致美元强烈地升值。
美元升值,刺破了 1997 年的东南亚股市楼市泡沫,也导致石油黄金价格大幅度下跌。
1998 年 7 月 20 日俄罗斯国债违约(推迟 3 年后还),俄罗斯国家信用破产。叶利钦下台,强人普京来了(一个帝国虚弱到极点的时候,经常有强人出场,勇敢无畏地扭转大船错误的方向,比如 1980 年左右)。
香港股市楼市在 1997 年大跌的基础上,遇到 1998 俄罗斯国债事件的余震,再次暴跌,惨不忍睹。

1998 年 5 月 13 日,在印尼食品价格暴涨后,民众情绪不稳定,苏哈托的女婿,为了转移民众愤怒的焦点和矛头,制造了残害印尼华人的惨案。中国学生,特别是广东籍的学生,情绪激动。北大学生的抗议行动被阻止。后来一个姓唐的在政协礼堂做关于国际形势的报告,做北京学生代表们的思想工作。
1999 年,科索沃战争,“误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学生们群情激愤,某人深夜接到机密电话,只好部署第二天在各个大学,用校车安排有序的步行活动,难得一见的各校高层,这时候全面出动,如临大敌。
2011 年,911 和阿富汗战争。

我对 1997.7-2002.10 泡沫相继破裂的那段时间的政治经济形式的总结:
1998 年 8 月到 2000 年 3 月,这个世界只有美国互联网泡沫和“美元币值高估泡沫”。
那个时候,美国以外的世界政治军事格局,非常不稳定。

再往前推一个经济周期,1989 年到 1991 年的经济萧条,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
柏林墙的倒塌和苏东剧变,以及第一次海湾战争。
第一次海湾战争的军费,都是沙特,科威特,日本 100% 分担的。美国没有出一分钱。美国准备的几万个裹尸袋,都没有用上,友军英军打死了十几个美国大兵,伊拉克没有打死任何美国大兵,美国损失了几辆坦克,也是行进途中的故障,而非被击毁。
即便如此,老布什也无法连任,因为美国经济不好,1985-1990,5,6 年一共才上涨了 30% 左右的美国房地产泡沫那个时候也破灭了,一些地方很多人,还没有等房子被收回,直接弃房搬出去了。1992 年 11 月,克林顿凭借出色的口才与活力,和“傻蛋,国内经济问题才是关键”这句名言,以微弱优势击败老布什。那个时候格林斯潘要是稍微放松一下货币政策,把利率降到零,再搞搞量化宽松,老布什不一定连任失败。
所以,经济萧条的时候,即便没有大的战争,小的军事紧张关系和冲突,是难免的。

2008 年到 2012 年的经济萧条,比 1998 到 2001 年,和 1989 年到 1991 年那两次,都要严重。
不是 2008 年 9 月到 2009 年 3 月那么像感冒一样,来得快,也去得快。不是财政和货币政策一救市,就回到繁荣的轨道上来了,以后的经济发展史在写这一段时间(2008-2012)的时候,不是这么写的。
真正的萧条,要等到财政和货币刺激难以为继后,才会到来。
欧洲和英国已经在财政上实施紧缩措施。英国准备用紧缩财政和宽松货币政策,要是这样的话,看上去很美,但是英镑在一个临界点后,会大跌。
中国在通货膨胀面前,已经不提“继续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了。什么时候紧缩,看通货膨胀和民众的抢购情绪。
这个地球,正在等待美联储 5000 亿美元的量化宽松,这个地球的最后一副春药的药效的发作(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后,该来的萧条,还是会来的。
2000 年 4 月到 2002 年 10 月,这个世界就只有一个泡沫,“美元币值高估泡沫”了。
那个时候的美国,是财大气粗,财政盈余的几年。克林顿,是在财政赤字方面最幸运的一个总统。

而 2011 年以后,美国国内的群众情绪,不允许美国继续战争,国内民众生活都这么痛苦,怎么还会允许你在海外烧钱呢。
美国不当世界警察的可能性很大。奥巴马必须在 2011 年撤回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绝大部分军队,宣布战争基本结束,这样才能有希望连任总统宝座。要知道反战是他上位的巨大原因之一。奥巴马计划 2011 年 7 月开始从阿富汗撤军,受到了军方的阻挠,能不能实现,目前还不知道。
2011 年以后,美国卖武器的可能性很大。由不得中东这些封建腐朽的政权不买,守财奴也得买。
伊朗是不能动的,肯定要留在那里,做反面典型和威胁的来源地。否则,武器还怎么卖?

美国军工股,很可能来一个涨五倍以上的泡沫。至于怎么买,不要问我,否则有推销的嫌疑。而且普通人不大适合追逐这种不一定会产生的泡沫。分析了那么多,我对这个军工股泡沫的预测,仍旧有一定的怀疑。

######
美元
2008 年底的情况已经说明了,萧条的时候,石油价格,各种大宗商品价格都会大幅度下降。我认为 2011 年底的物价,股价,房价比 2011 年第一季度低很多。
原因很简单,经济萧条后,各种商品的需求会下降,企业利润会下降。
我说过,经济萧条也不是特别可怕,市场经济下,大部分的一生要经历几次经济萧条。
1998 年,1990 年,就是经济萧条,那个时候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还不紧密,萧条的时间居然也是同步的,更何况 2008 年。持“万能论”的应该想想,1998 年,1990 年为什么不是万能的。2011 年通货膨胀严重的时候还能再来个 N 万亿吗?


######
石油,粮食,美元,阴谋论,与战略

商品的价格,总体上,取决于供求关系,库存状况,和边际生产成本。
老是动不动用阴谋论说事,是不对的。我们应该有些研究机构,像高盛一样去研究石油,粮食的供求关系,库存情况,和世界各地的边际生产成本。石油在中东,打一桶成本大致 8 美元,大庆油田现在大约是 40 美元,以前成本要低。墨西哥湾近海,大约是 55 美元,加拿大油岩矿,开采成本大约是 105 美元。石油价格跌破 55 美元,就没有人去墨西哥湾打井了。

高盛用大量运算,推算出投机资金对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是上下 9 美元左右。如果不对,要拿出有力的反驳证据。操作一个 2 万亿美元的大市场(算上衍生品,不止 2 万亿美元),利润只有几十亿美元,是说不过去的。
高盛很多利润来自自营交易,比如股票自营交易,大家应该听过有段时间,高盛在股票市场几乎每天赚 1 亿美元的事情,而且是连续 3,4 个月如此,只有那么几天,只赚不到 1 亿美元。

但是,基辛格说:“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这个世界,美国国家对于石油,粮食进行战略考虑,肯定是不可能的。
中东的石油,除了伊朗,都是必须用美元结算的。在专业上,这叫备付体系,通俗地说,就是美元随时可以换成中东石油,所以日本为了战略考虑,必须保有一定的美元储备,因为日本是对中东石油最依赖的国家。

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是美国,其次才是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等。
如果你没有最先进的军事实力,是控制不了石油和粮食的。
一个人,手里拿着美帝的欠条,然后说“你完蛋了,你有最先进的军事实力,世界货币美元,控制了大部分石油和粮食,但是你欠我很多钱,所以你完蛋了。”
美帝“你就知道攒钱,你以为你钱多啊,石油 2002 年 25 美元,今天 80 美元,没有谁规定明天多少钱。大豆知道不?我有。先涨一倍,逗你玩。还是先安抚好你们那帮喜欢吃肉,炒菜喜欢大量用油的那些人吧。3 年后再涨一倍,6 年后再涨一倍,有本事你自己种。就知道攒钱。”

2011 年春天,如果某些农产品的价格高高在上,则农民,包括美国农场主,都会去种植那些价格高的农产品。从而使得 2011 年底的这些农产品价格暴跌。1932 年以前,就发生了糖价的暴涨暴跌,和棉花价格的暴涨暴跌。
粮食蔬菜的价格本来就是远远脱离其他商品的涨幅,即便下跌,估计也不会跌回 2010 年初的价格。

粮食的价格,石油的价格,与黄金的价格,不能说 100% 相关,但是确实是紧紧相关的,因为黄金是美元贬值剧烈的时候的替代“价值尺度”,虽然黄金的货币职能已经很弱了。

######
阴谋论:
商品的价格,总体上,取决于 3 点,供求平衡情况,库存状况,和边际生产成本。

没有这个基础去侃阴谋论,属于瞎侃。
2008 年 7 月到 10 月,石油泡沫不是无缘无故就破了,不是被阴谋论搞破的。是因为中国经济下滑严重,石油需求量暴跌导致的。
我用阴谋论串一下我的观点:
中国经济不减速,则中国对于大宗商品如石油,铁矿石,铜的需求很强大。大宗商品价格泡沫继续被吹大。
中国经济在加息下减速,则大宗商品因为趋势和炒作,会继续上涨一个季度左右,等中国经济明显减少,则大宗商品开始高台跳水。

2009 年 3 月以后,大宗商品价格的暴涨,中国需求和美国 1.3 万亿美元财政赤字,是两大主因。
这是一种悲剧,2007 年到 2008 年,就是这种悲剧,2011 年一样。(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加上人民币升值预期,则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中国经济减速,则大宗商品泡沫破裂)

######
美国高科技 2014-2017 泡沫
这个比较遥远,太阳能技术的发电成本,目前大约是 15 到 18 美分一度。
大部分年份,技术进步能使得太阳能发电成本能降低 20%,那么太阳能发电成本,到 2014 年左右,可以降低到 7 到 9 美分一度。由此可能催生几个市值 1000 亿美元以上的太阳能企业。又是一个 5 倍甚至 50 倍(部分太阳能技术黑马的股价涨 50 倍)以上的泡沫。
IBM 在研究 CSP 太阳能技术,据说在发电成本上,能最先打败欧美煤电的价格。
目前中国生产的用于发电的晶硅太阳能板,99% 以上是出口的。太阳能发电是绿色环保的,但是生产晶硅太阳能板的过程是高污染的。
薄膜式太阳能板的制造成本是晶硅太阳能板的四分之一左右,而且还在下降,但是光电转化率不高,约 10% 上下,而晶硅太阳能板是 20% 上下。
薄膜式太阳能板,需要用到稀土材料。

######
######

第二篇:2011 年保值与赚钱机会篇
首先不得不说,这个帖子,仅供大家参考。
投资有风险,投资盈亏自负,每个人应该独立判断,自负盈亏。所以尽量避免说太直接的东西。

2011 年第一季度,与泡沫共舞的机会。
这是个技术活。当然这也是一句废话。2011 年第一季度的通货膨胀行情,需要时刻保持警惕,才能比别人提前结帐,这个需要时刻关注中国央行和美联储的动向。而中国央行的数据公布,是严重滞后的,等公布 2010 年 5 月份的货币供应量情况的时候,股市已经下跌了,等公布 2010 年 9 月份的外汇占款情况的时候,别人已经抄底了。

2011 年 6 月前后,美联储量化宽松完成后,与索罗斯一起做空香港股市楼市的机会。
这是一块肥肉,做空港股的 EFT,2008 年底据说涨过 100%,这一次估计也会涨不少。

2011 年底,急着买房的人,也许会迎来一次大暴跌的机会。而房价,起码到 2012 年底,还处于下跌通道。2013 年春天会有什么措施,还不知道。

2011 年 3 月到 10 月间,是很多想换美元的人的一个不错的机会。人民币对美元是否会大幅度贬值,现在太难以判断了。我坚持房地产泡沫破灭前,人民币对美元不会大幅度贬值。不过我记得薛暮桥说过“货币的价值,取决于货币供应量”,我展开一下就是,货币的价值,取决于货币供应量与经济规模的比值。中国货币供应量 /GDP = 200% 左右。天量货币,不出问题的话,就是经济规律变了,经济规律出现问题了,或者人定胜天了。
(上半部分完)

(下半部分仅供那些想理解刘军洛预测理论基础的人参考)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