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h 官网 clash for windows clash
全面深化改革,追求更高质量的 GDP,成为今年地方政府工作的“重头戏”。
记者从全国 31 个省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2014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发现,与 2013 年 GDP 实际增速相比,2014 年,除黑龙江、海南上调 GDP 增长目标外,贵州、宁夏、山西、内蒙古、辽宁、河南、广东等 7 省份 GDP 增长目标与去年持平,其余 22 省份则下调了 GDP 增长目标。
但下调 GDP 增速并不意味着信心减弱。比如,吉林省 2014 年预期 GDP 增长目标是 8% 左右,与 2013 年 GDP 实际增速相比,下调 0.3%。吉林省省长巴音朝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这是一个换挡的速度,也是预期性、有弹性的速度。实际工作中,要全力以赴,争取完成得更好。”
2014 年 GDP 增长目标超过 10% 的有 16 个省份,其中有 10 个是具有“后发优势”的西部省份。而京、沪两地以 7.5% 的增长目标,共同“垫底”2014 年 GDP 目标增速排行榜。追求经济发展的更高质量也是京、沪两地的共识。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解决“城市病”,探索创新特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把首都建设好、发展好。上海市市长杨雄表示,2014 年工作总基调是稳中求进,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发挥示范作用。
黑龙江、海南成为今年为数不多“逆势上扬”的两个省份,今年 GDP 增长目标与去年实际增长相比,海南省上调 0.1 个百分点,达到 10%。黑龙江省上调 0.5 个百分点,达到 8.5%。黑龙江省社科院近日发布的《黑龙江蓝皮书 (2014)》显示,预计从形势上来看,黑龙江积极推进十大产业项目建设,未来三年工业投资将形成新的增长点。
干部考核重在质量和债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 2013 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中央政府开始推动地方改进政府考核体系。中组部下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地方政府淡化 GDP 考核,增加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等考核指标的权重,并加强政府债务考核,强化任期审计和离任追责。
考核体系的改进,促使地方政府更多地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改变以往盲目追求经济增速的行为。
记者统计发现,2014 年有 16 个省份调低了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增速(即 2014 年的目标值低于 2013 年的目标值)。
“化解过剩产能”也成为多地政府 2014 年的工作重点。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以“亮剑精神”化解过剩产能。广东则提出强化能耗、环保、安全等标准的硬约束,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实施意见》提出,到 2015 年,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产能规模基本合理,船舶行业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到 2018 年,五大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得到全面化解。
以往较少出现的政府债务问题也普遍出现在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湖南、陕西、贵州和西藏等省份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吉林省提出要建立领导任期内举债的考核评价、审计和责任追究机制,努力降低债务风险。
星辉震东将会为您继续呈现相关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