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国发行面额500圆人民币的必要性及人民银行的拒绝

4次阅读
没有评论

clash 官网 clash for windows clash
中国发行面额 500 圆人民币的必要性及人民银行的拒绝


偶是穷人, 完全没有必要持有面额 500 圆的人民币, 偶甚至认为对于偶来讲持有面额 100 圆的人民币都是多余, 因为目前为止偶的最大一次消费金额也未曾超过 3000 圆, 当初上学时面额 100 圆的人民币还尚未流通, 那时最大面额是 10 圆的人民币, 偶的最大一次持有额为 300 圆 (一个学期的书本费和两个月的生活费)

以下为转载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的一篇文章:

http://www.unirule.org.cn/policy/policy-001.htm

关于发行 500 元人民币的研究
纳税人有权利关心自己所缴纳税款的使用效率,政府不应该垄断这方面的研究。针对钞票的发行和使用效率,天则经济研究所提出是否需要发行更大面额人民币的研究。尽管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建议未获得人民银行的批准,但是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无论由谁来进行,这项建议终会被采纳。现代社会中,信息越来越公开化,任何企图限制信息交流的行为都是对社会进步的一种阻碍。相信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国家会越来越接收民间研究机构为政府分忧的积极性。这里我们将我们的研究设想公之于众,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探讨,也算是尽普通纳税人以及民间研究机构的微薄之力。



关于发行 500 元人民币的研究

我们几乎每天都要用到钞票,然而钞票的使用也是有成本的。目前我国流通中的现金大约是 1 万六千亿元,其中最大面额的人民币为 100 元。假设这 1.6 万亿元都是 100 元面钞,就是 160 亿张。通过我们的观察,一张钞票的使用寿命大约是五年左右,同时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统计数字,我们可以很容易计算出每年我国需要更新的钞票大约是 43 亿张。仅考虑印刷成本一项,假设每张钞票的印刷成本在 0.2 元左右,就是 8 亿多元人民币。如果计及运输、保管等费用,数额将会更大。作为理性的纳税人,我们不禁要问,如此庞大的一笔开支是否是最有效率的呢?如果发行面额更大的钞票,比如说 500 元面值,有无可能会是更优的选择?

与世界各国的大额钞票相比,我国最大面值钞票为 100 元,是最小的。参下表:

世界主要国家钞票的最大面额

币种 最大面额 折合等值人民币
人民币 100 100
美元 100 830
加拿大元 1000 5260
港币 1000 1060
澳元 100 455
英镑 50 640
欧元 500 4010
日元 10000 660

注:依照 2002 年 10 月 18 日汇率计算

同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我国公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有了大幅的提高,随着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扩展, 人们对流通货币的支付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钞票面值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流通要求,许多从商的个体经营者经常需要携带大量现金, 有时不得不用旅行包或蛇皮袋甚至麻袋成捆成捆地携带现金。

由于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广泛有效的信用支付体系, 并且没有个人现金支票的普遍流通, 绝大多数小规模的商业贸易和个人交易活动都是建立在现金交易的基础之上。这就造成点数消耗的劳动增加,钞票磨耗的损失增加,保管及携带的不方便也增加。目前, 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已经达到八万多亿,许多商业银行的营业分理处和储蓄所通常每天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点钞与核对,耗费了宝贵的工作时间。如果发行 500 元面钞,用其代替部分的 100 元钞票,结果会是如何呢?假设目前货币流通量中 70% 左右的份额是 100 元面钞,也就是 11200 亿元。现在将其中的一半换成 500 元的钞票,即 56 亿张 100 元钞票和 11.2 亿张 500 元钞票,较之以前可以节省印刷 44.8 亿张。根据估计,每张钞票在印刷、清点、运输、磨损等方面的消耗为 0.5 元左右,那么每年可以节约的消耗总计将超过 20 亿元。或许以下的方法更为直观:中国目前有 13 亿人口,每人每年是用钞票的成本在 10 元左右,500 元的钞票可以节省 2 元的成本,这就是超过 20 多个亿,这一数字估计并不夸张。如果计及给使用者带来的方便,以及对当前医治通货紧缩、扩大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的作用,效益可能要翻番。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开展关于发行人民币 500 元面值钞票的研究,建议中国人民银行考虑尽快发行 500 元的钞票, 以满足流通的实际需求。


研究内容


通过对发行 500 元钞票在成本节约、流通中的方便性等角度的优势研究,以及对比其他货币支付手段,指出其在当前的实际可操作性。同时,参考世界主要国家货币发行的面值,从经济学角度进行最优发行面额和最优发行量的分析,证明 500 元是不是最适中的发行面额,有无必要印制 1000 元或更大面值的钞票。

具体包括:

1. 建立理论框架。研究最优大额面钞的决定模型,并应用此模型探讨我国的实际情形。弄清钞票面额发行所依赖的因素,以及发行面额过大或过小将引起的各种损失,从而找出最有利的均衡点。



上图中曲线为每年收益与成本相抵后的纯收益,E 点是均衡点,在该点面额的钞票纯收益最大化,因此为最佳面额。

2. 现在 Mo 为 1.6 万亿元,其中各种面值钞票所占的比例、各种钞票的使用寿命以及每年更新数量的调查。

3. 对印制一张 500 元面值钞票所节约的印刷成本以及清点、保管钞票所节约的劳动进行估计,将节约的费用与 100 元钞票做比较。

4. 为什么不发行面值更大(比如 1000 元)的钞票:关于携带方便性与安全性的综合考虑。对假钞票危害性的比较以及损失的估计。

5. 钞票作为一种支付手段与其他支付手段的比较。个人现金支票、电子支付方式的推广与大额面值钞票的发行。

6. 印制大面额钞票的经济学分析,其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世界主要国家关于最佳钞票面值的理论探讨。

7. 人民币已经成为周边国家的硬通货,印制大面额钞票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


我们预计整个研究的费用在 20 万元左右,花上万分之一的费用做一研究,推动此项改革的进行,应该还是值得并且非常必要的。这个措施每推迟一天的损失可达 1000 万元。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

中评网

2002 年 12 月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