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万亿信托今年到期 兑付风险加大

6次阅读
没有评论

clash 官网 clash for windows clash

备受关注的中诚信托“诚至金开 1 号”最终以第三方接盘的方式解决。春节前, 中诚信托 1 月 27 日推出解决协议, 部分投资者签署委托转让书同意向接盘投资方转让持有的信托计划项下全部受益权。据悉, 与代销机构签署了相关协议后, 很多投资者已经陆续拿到了本金。中诚事件余波未了, 今年的信托到期大潮又将来临, 信托业兑付危机阴云笼罩。
日前, 中信证券研究部统计显示, 预计今年将有 7966 只集合信托产品到期, 规模合计 9071 亿元。结合利息支付等因素, 今年信托需兑付的本息将近 1 万亿元。机构还预计,2015 年集合信托到期压力依旧不小。
资料显示,2011 年下半年以来, 集合信托季度成立规模明显上升。2011 年三季度到 2012 年四季度, 集合信托平均季度成立规模为 2602 亿元。而集合信托计划的平均期限为 2 年左右, 这意味着, 在这一时期发行的大部分产品将在今年到期。
中信证券预计, 在今年到期的集合信托计划中, 房地产、平台信托到期规模预计分别为 2479 亿元和 2251 亿元, 分别占今年到期的集合信托总规模比例的 27.34% 和 24.82%。此外, 预计还将有 2110 亿元投向工商企业的信托产品到期, 占比为 23.27%。另据不完全统计, 共有 98 款矿业集合信托将在 2014 年至 2018 年到期兑付, 涉及金额至少 211 亿元。
此前, 国泰君安发布的研究报告也分析指出, 今年后续兑付危机实际发生的概率可能在上升。其中,2014 年信用债的再融资压力仍较大、二季度经济增速可能加速下降、政府监管的态度正在发生变化, 均使得后期兑付非标和债券市场存在兑付危机发生的可能。
国泰君安分析指出,2014 年 2、3 季度是信托到期高峰。从集合信托 2014 年到期分布看,2014 年 5—9 月份到期量均在 400 亿元以上, 到期压力较大。从房地产集合信托到期分布来看,2、3 季度到期金额也偏高。届时可能成为一个信用事件频发的窗口。
据其研究测算, 如果把信托资产看成信托公司要承担责任的资金, 则信托杠杆率已经很高。如果将集合信托资产、信托业权益资产视作信托业杠杆, 则目前杠杆率为 10。如果以所有信托资产 / 信托业权益资产视作信托业杠杆, 则目前杠杆率为 43。
过去信托也发生过多次信用事件, 但最终大多被兜底。普益财富的统计显示, 去年发生兑付危机的近 20 起事件最终都完成了刚性兑付, 采取的方法则是“用时间换空间”。国泰君安也分析指出, 自 2012 年以来, 共发生过十九次信托兑付危机, 其中十三次均为房地产项目, 其余涉及煤炭、建材等行业。
从最终解决方式上看, 有信托公司先垫资兑付, 后通过拍卖资产、起诉发行人等方式追偿, 这也是最为普遍的一种方式。还有项目找其他公司接盘, 如这次的中诚信托事件, 找第三方公司收购信托发行人等, 或者找资产管理公司接盘。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