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浅析】河北省钢铁业萎靡是减速主因(转载)

3次阅读
没有评论

clash 官网 clash for windows clash

去年底河北省推出“6643 工程”,要求到 2017 年完成削减 6000 万吨钢铁产能,这对当地经济增长的影响,似乎产生了“立竿见影”的作用。工业大省河北今年一季度 GDP 增速 4.2%,不及去年同期的一半,排名靠后。对此,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树强认为,“6643 工程”的推进确实冲击了经济增长速度,但是否直接引发了经济减速,要做具体分析,污染防治不是经济减速的唯一原因。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7.5% 左右,与去年的预期目标相同。然而,从“十二五”规划中节能减排约束指标的完成情况看,前三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氮氧化物下降率只完成了总任务的 54% 和 20%,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对于一些重工业大省而言,节能减排压力巨大。
如何在加大节能减排工作推进过程中,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成为地方政府需要攻克的新课题。作为工业大省,河北省今年一季度 GDP 增速 4.2%,与去年同期增速 9.1% 相比,不到后者一半,在全国已公布 GDP 增速的省份中,排名倒数第二。GDP 增速下降,其背后隐藏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看待这种急速放缓被广泛关注。
为此,(以下简称 NBD) 专访了长期致力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树强。
钢铁业萎靡是减速主因 4.2% 这一数字有些出乎意料,是近 30 年以来的最低值。降幅是否正常?需要分析一下原因。去年一季度河北三大产业的增速分别为 0.5%、11%、8.3%,今年第一季度该增速为 3.5%、3.5%、5.8%,工业和建筑业的 GDP 增速下降最快,由 11% 降到 3.5%,工业占河北省 GDP 总量的半壁江山,而钢铁业占工业总产值的 25%。今年 1~2 月河北钢铁业累计 GDP 同比增速为 -0.2%,去年 12 月该数值为 -5.4%,而 2013 全年同比增速为 8.6%,说明河北去年 12 月钢铁业已进入萎缩期。钢铁业萎靡是经济减速的主因。
在河北各地确实在抓紧落实“6643 工程”,但是否直接引发了经济减速,要做具体分析。今年 1~2 月,河北的钢产量为 3710 万吨,同比增长 2.1%,去年 1~2 月钢产量为 3665 万吨,同比增长 12.9%。钢产量增速的缩减实际上从去年 12 月开始,去年 12 月的钢产量同比下降 0.5%,而 2012 年 12 月则同比增长 18%。
因此钢产量增幅的大幅降低是河北整体经济减速的重要原因。“6643 工程”的推进确实冲击了经济增长速度。另外,钢材价格的下跌也是经济减速的重要原因。今年 1~2 月钢铁业的利润总额为 -1.7 亿元,同比下降了 117%,出现整体性亏损,这与钢材价格的大幅下降密不可分,今年一季度钢铁综合价格指数下降了 14% 左右。由此来看,经济减速是钢铁产能压减和钢铁市场不景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数字上比较,确实突破了,但是 7.5% 是指年度值,4.2% 是季度值,不具可比性,判断是否突破,需看后三季度。
不应放松。河北省的邢台、石家庄、衡水、保定等城市一直处在环保部公布的十大空气质量较差城市前列,环境治理是首要任务。
此外,污染防治政策不是经济减速的唯一原因,就业压力也有其他方法来疏解。根据刚上面的分析,经济减速的直接原因除钢铁产能压减外,还有市场普遍不景气。无论是作为长期战略的新型城镇化,还是作为短期刺激政策的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棚户区改造和西部铁路建设等,近期都会增加钢材需求,提高钢材价格,激活钢材市场。只不过政策落实有时滞。
从某种程度来看,经济减速是经济转型的“标志”。在钢铁业萎缩的同时,包括汽车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高端制造业的增长速度逐步加快,开始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生力量,大大减轻了河北经济的钢铁依赖症。
此外,一季度河北第二产业增速大幅下降的同时,第三产业下降至 5.8%,下滑速度远低于第二产业。服务业是吸收劳动力的主力军,第三产业的稳定和增长会缓解第二产业的就业压力。
阵痛是较为悲观的看法,我认为经济减速是经济转型的良机。对于今后发展,应建立并执行科学合理的被限产企业筛选标准,做好与相关利益主体的协商和沟通工作,实现技术和企业的优胜劣汰;建立健全排污权交易和碳权交易机制,形成企业自觉治污、政府宏观监控的长效环境治理机制;加快推进简政放权,激发民营企业投资积极性,激发社会的创业和创新热情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