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天涯头条〗2013年中国经济将出现拐点

6次阅读
没有评论

clash 官网 clash for windows clash

之前我的文章从宏观和经济本质的角度说明了中国经济不可能复苏,必然会陷入危机的原因,但是这些还不能做到较准确的判断经济拐点的到来。2012 年末,国内经济形势出现毫无缘由的突然好转,俺判断这种情况应该属于回光返照,说明经济的拐点即将到来了,初步预测时间点应该出现在 2013 年内。但是所谓回光返照都只是主观的臆测,我们只能解释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而往往找不到具体的证据。如何才能找到理论逻辑上的支持,确定中国经济转折点出现的准确时间,我这篇文章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希望大家提出指正和批评。

我们先看看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我们把中国经济 GDP 比作一块大蛋糕,蛋糕中最大的那块总是被政府和少数人切走,绝大多人只能分剩下的那一小块,这是很不公平的,但为什么这种游戏又总能够持续下去呢?因为这个蛋糕在不断的变大,虽然多数人只能分到很小的一块,总算自己分到的蛋糕在不断增加可以聊以自慰,所以人们愿意继续忍受下去。这就是这些年来中国经济必须保 10 或者保 8 的原因,就算是吹也得把蛋糕吹大,一旦通缩,一旦蛋糕变小,这个社会集聚的矛盾就会爆发不可收拾。

但经济发展的规律并不是那么简单的,经济要保持高速的增长,需要经济本身具有造血功能,多数人只能分到小蛋糕,而这部分人恰恰又是制造经济血液的关键所在,大蛋糕被切走,小蛋糕造血,自然供血就不足了,这就是我们说的内需不振的原因。自己不能造血,所以我们只能吸血,于是我们加入 WTO,出口就成了维持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但是这个世界虽然大,也支撑不了我们中国这样一只巨大的吸血怪兽啊,没吸几年我们就把美国欧盟这些庞然大物嘎嘣给吸断气了,全球经济危机 08 年爆发。出口没戏了,怎么办?我们不是还有大块的蛋糕吗?在不重新分配蛋糕的前提下,大蛋糕本身能不能造血呢?4 万亿刺激计划出来了,依靠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做大蛋糕。

4 万亿的刺激计划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该如何解读这个经济发展模式,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很多人对此的解读一直存在着极大的误区,他们认为这是中国政府在滥发人民币。如果滥发人民币中国经济可以走到今天,那么国家经济遇到问题,都这样滥发下去就好了嘛,顶多让你们骂几句,顶多物价房价不停地涨,又怎么会出问题呢?按照这样的解读,你永远搞不清中国经济真正的危险所在。

4 万亿的刺激计划出台之前,国内的财政盈余最高达到 3 万亿人民币,是不足以支撑 4 万亿的刺激计划的。那是不是就像某些人说的,国家没钱,就滥发钞票了呢?没有,这一点我们一定要弄清楚。我们前面说了,国家要利用大蛋糕来造血,这个大蛋糕就是银行里的高储蓄,把这些钱借出来搞基础建设、投资房地产等等,于是天量信贷爆发了。根据社会上的传言,当年绝对不仅仅是 4 万亿的投资规模,这类信贷的规模甚至达到了 10 多万亿。别小看这十多万亿的规模,08 年中国全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还只有区区 30 万亿呢,这 10 万亿的钱扔下去,就占了整个 GDP 的 1 /3,中国经济蛋糕继续被做大。接下来几年,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的模式一直被延续着,虽然中间曾经说过这种发展模式不可持续,但吸毒的人一旦吸上了,又怎么退的出来呢?

我之前的文章中已经介绍了,银行每借出去一块钱,社会上广义货币就会增加一块钱,不需要印钱,货币总量 M2 就是这么来的,我们看到大规模的货币的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些同时也是天量的债务,我们的 GDP 就是用债务垒起来的。为什么说这种模式不可持续呢?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就知道了。2008 年我们的 GDP 是 30 万亿,M2 是 47 万亿,扣除基础货币,整个国家的债务刚好是 30 万亿,固定资产投资是 17 万亿的规模,经济增速是 9%。此时投资拉动经济困难并不大,借债投入 1 万亿,就可以拉动 3.3% 的 GDP;但是这种模式持续到了 2012 年,我们的 GDP 是 52 万亿,M2 是 97 万亿,整个国家的债务是 66 万亿,固定资产投资是 37 万亿,经济增速是 7.8%。现在如果靠固定资产投资来拉动经济,投入 1 万亿,能拉动的 GDP 仅仅 1.9 个百分点了。所以前一阵子传言发改委新批 7 万亿的投资项目,而资本市场无动于衷的原因就在于此,现在 7 万亿投资,对 37 万亿的投资规模来说,已经只是杯水车薪,搅不起什么大浪来了,就算发改委新批了 7 万亿项目,2013 年固定资产投资能否达到 37 万亿,都还是个未知数呢,更何况如今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在减少,如果经济想要保持 7.5% 的增速,新上的投资项目还必须远超 37 万亿,没有个 40-50 万亿哪里够嘛,到 2014 年新项目没有 6、70 万亿,也是不够的。

随着 GDP 总量的增加,越往后靠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难度越大,随着体重的不断增加,一个胖子会被自己的体重压死,但这还只能算是小问题,因为你不知道这个胖子啥时候会被自己压死,也不可能需要等到他被自己的体重压死,他就会死于心血管疾病或者肾病等等。我们要判断他的死期,需要研究的是他如何死于这些疾病。

这个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在于哪里呢?我们打个很简单的比方,一个企业投资,需要的是什么?对,需要盈利。一个企业不可能无休止的投入,不断做大自己而不盈利。有人说,没关系啊,做大自己不盈利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国家多的是这种企业。但我们要认识到一点,这些投入是怎么来的?是银行借来的。不断做大的同时,如果不产生效益,不盈利,则意味着债务的不断累积。一个国家也是这样的道理。我们看看 2008 年到 2012 年 M2 的增长,整个国家的债务从 30 万亿迅速累积到了 66 万亿,超过了 GDP。此时,这个企业会说:“没关系,我有这么多的固定资产”。但真的没关系吗?

我们算算这个企业的利息,按照目前基准利率 6% 来计算,这个企业 66 万亿的债务需要 3.96 万亿的利润才够支付利息。我们再计算它的利润,GDP2012 年增长 7.8%,GDP 的增长意味着社会财富的增加,也就是说相当于 2012 年这个企业产生了约 5 万亿的利润(根据国家统计局 2012 年的 GDP 减去 2011 年的 GDP 得出约 5 万亿,但是增长 7.8% 并没有 5 万亿)。所以 2012 年这个企业利润可以支付它的利息,它没事。但是,我们看看 2013 年一季度,短短一季度 M2 飙升到了 103.6 万亿,说明债务已经增加到了 72 万亿,这就麻烦了,按照这样计算,即便后期债务不再增加,全年需要支付利息 4.3 万亿,如果经济只保持 7.5% 的增速,那么所产生的利润就只有 3.9 万亿。利润就不足以支付其利息了,更别说因为要保持 7.5% 的增速,还需要大量借债,M2 远不止攀升到 103 万亿。

经过计算,我们发现,这个国家的总体债务在 2013 年将首次出现新增的社会总财富低于其因为负债所应支付的利息的拐点。这个国家是由大大小小的经济体所组成的,这个拐点的出现则意味着,多数借贷的企业利润将不足以支付其利息,企业将被迫收缩规模乃至出售资产,由此将引发严重的通货紧缩,靠固定资产投资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在 2013 年已经走到尽头,经济发展的拐点将在 2013 年出现。尽管国家可以采取调低贷款基准利率、改变银行借贷为债务融资的方式推迟拐点的出现,但是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始终无法激发内需的提升,随着债务呈现几何倍数的增长,推迟拐点出现的代价也在呈几何倍数增长,调低基准利率又可能引发新一轮通胀,债务融资短期内也难以推广,2013 年中国已经很难拿出更多的举措来阻止这个拐点的出现了。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