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妈的求助书 女儿朱琳,99 年 7 月出生,四个月前因为发烧,嘴唇发白送她去我们县医院抽血化验,医院确诊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因当地条件有限,于 2013 年 7 月 11 号转去南宁医科大一附院作进一步检查,再次确诊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肺部细菌、真菌混合感染。在看到检查结果的时候,我的心在发抖了,怎么会是这个病?怎么会这样?她今年才 14 岁,花一样的年龄啊!女儿一直都想上大学,在住院的时候女儿还跟我说:“婶,你帮我先去高中报名吧,等出院后我就可以去上课了。我要好好念高中,念完高中,我就可以上大学了… …”。可是,女儿,我怎么舍得把这个诊断结果告诉你!在学校女儿一直都是担任班干部和语文科目代表,她总幻想秋天的大学校园是怎样一副美景,她想上大学,想实现这个心愿,可是,现在老天… …为了让女儿安心接受治疗,我抱着五个多月大的小女去找高中校长,恳求他们按特殊情况处理,让我给女儿先报名, 让我女儿心存一点梦想。从小家境就不富裕且又是重组家庭,女儿的亲生妈妈在她 3 岁的时候就狠心抛下她离开了,她爸爸因为要赚钱养家,十多年来两个小孩一直跟随着爷爷奶奶生活,所以一直都特别的乖巧懂事,
女儿(左边)和堂妹 从不给家庭添乱,自从奶奶知道她的病情后,经常偷偷的哭,每次化疗总会问我们,孙子的病好了没有,还要不要吊针,还要不要去医院……每次去验完血项回来,总是问正常吗,有没有什么危险?家里的老母鸡生的蛋,她一个也舍不得吃,都留给孙子了,为的就是让她可以多补补。在痛苦与希望、责任与良心的驱使下,我没有时间多想,要救她!哪怕欠债累累,我也要救她!虽然她不是我亲生的女儿,但我是看着她成长的,我怎能不管!医生说如果骨髓配对成功,做 4 个疗程就可以接受移植。我和她爸爸拿出所有的积蓄在南宁医科大一附院血二科接受化疗。经过两个疗程治疗,病情已得到缓解,因之前肺部受到感染,现在经过化疗,肺部感染也及时得到了控制,病情稳定了下来,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心里很是安慰。儿子在听说自己的骨髓有可能救得了姐姐后,表现得很勇敢,明明很怕打针的他,还对我们说他不怕打针、不怕疼,要我和他爸爸第二天就带他去医院救姐姐。儿子还小,当他知道自己是姐姐生存的希望后他能这么想,这让我感到很欣慰。在南宁的路上他还一直的问姐姐的病情,当他知道姐姐的病要保持心情乐观后,在医院那几天都一直陪着姐姐说话、唱歌、说笑……爸爸感冒了,还安慰他爸爸说叫爸爸别担心,要注意身体,看着这么懂事的儿子,我们哭了。准备开学了,看到同学们都是报名,女儿知道住那么久院还没得去上学后,心情很是低迷,哭着跟我说我想去报名,我想读高中……我就跟她说:“校长已经说过了,等你养好了病,还是可以和你的同学一样去上学的,现在要先安心养病”,女儿才开心地笑了。这两个月来我就不停地给她打气,让她升起生存的信心。女儿的爸爸粗心不会照料,我只能抱着几个月大的小女儿去医院和她爸爸轮流照顾她,女儿由于化疗口干,吃不了太多饭,那段时间每天我都要上下爬七楼买骨头炖汤给女儿喝,虽然很累,但看到女儿能多喝点汤、多吸收些营养,我心里也是舒服的。2013 年 8 月 16 日,这是我这两个月来听到的最开心的消息,医院方告诉我们,女儿朱琳的骨髓跟儿子的配型成功了!看到报告,我一下子哭了,这万分之一的配对成功率都让女儿碰到了,这是上天给女儿的唯一机会!在希望面前哪个做父母的不想尽力一搏?哪个做父母的又能眼睁睁看着唯一的机会逝去?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成功率,我也要竭尽所能去挽留,因为她是我们的女儿,是我们心头上的肉,她还那么的年轻,还有那么多的路要走。但是做完两个疗程下来已经花了 18 万多的医疗费(包括我们所有的积蓄和向亲人朋友借的钱)。我和女儿朱琳的爸爸是重组家庭,我们还有一个 12 岁上小学的儿子和一个八个月大嗷嗷待哺的小女儿、年迈的父母双亲。为了照顾女儿,家庭基本已经没有了经济收入,除了低保,有时女儿爸爸只能给人家打零工赚取生活费,公公为了给女儿筹医药费把平时给他的零花钱一分都掏完出来,还一连几天都跑去亲戚朋友家里借钱,甚至还打电话问别人有没合适他的工作,想去给人家打零工赚取点钱给自己的孙子。向亲人朋友借的钱,能借的已经借了,可是还有两个疗程的医药费、骨髓移植手术费,还缺三十多万,对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来说,这无疑是天文数字,女儿,我该去哪里筹钱给你!生活是现实残酷的,医院不可能无条件免费的为我女儿治病,这庞大的医疗费用该去哪里筹?该借的也借,该想的办法也想了,爸爸妈妈实在无能为力了,只能发表此文,乞求各位有爱心人士能伸出缓手,救救我女儿,我在此给各位叩头拜谢,谢谢大家了!父亲:朱佩官,电话 13768355178 继母:林春霞,电话 15977051544 救助账户(农行):622841-40805-98591-116
https://www.richdady.cn/wap/news/item-179.html https://www.richdady.cn/wap/news/item-179.html